春意渐生,战役却还在继续。
感谢每一位平凡的中国人——白衣天使为生命冲锋陷阵,车间工人为生命全力以赴,基层工作者为生命决不懈怠,志愿者为生命挺身而出,检测员为生命不厌其烦,交警为生命坚守阵地……
在大后方的他们——每一位人民教师,也在为生命孜孜不倦。
受疫情影响,全国的中小学都延期开学,但培养祖国花朵的道路如何能被阻断?当学校线上教学的安排一声令下,稼轩学校初三化学组的教师们便立刻积极响应,马不停蹄地为每一节线上课程做准备。面对新的授课方式,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并不合适的家庭办公条件,老师们怀着大无畏的勇气迎难而上。
1月30日起,空中授课的准备工作就在备课组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利用网络和电话沟通,备课组长张波老师提前做好了任务安排,组织组内各位老师着手准备学案、课件等授课资料,观看录课培训视频。在录课过程中,张老师一丝不苟地反复对学案中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在录制过程中反复找感觉,推敲所用字眼的科学性——充分彰显了教师治学的严谨性。
杨霞老师和李伟老师作为组内的老教师,紧跟张波老师的步伐,紧张而努力地准备着第二和第三批次的课程录制并不断摸索录课的方法。杨老师的课题原本在学校线下教学时很少用课件,多是利用板书带着学生一块儿学习。现在面对疫情时刻的特殊远程教学,老教师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年龄大等自身困难,为了祖国未来一代的学业熬夜赶制课件。
宁智慧老师身为两个孩子(其中小女儿还不满2岁)的母亲,更是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常常挑灯夜战。
陈锋老师作为班主任,一方面配合学校联系学生和家长,肩负着繁重的班主任工作;同时也在积极地为空中课堂做准备。
作为新教师的贾秋瑾老师,也承担起线上授课的任务,并积极向老教师们学习讨教,成长颇多。
如今,空中课堂已开展三周有余。稼轩初三化学组的老师们也渐渐找到了线上教学的感觉和节奏,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越发熟络。
本周开始,本校也由录播课改成了直播课。面对这新一轮的挑战,李伟老师从周一开始每天晚上都在调试,只为了周五的直播课能够顺利展开。组内的老师们都在竭尽所能地把课程做到极致。
忙碌时,熬夜似乎成了常态。
可那昏暗的灯光下映出的,分明是对学生学有所成的欣慰面庞。
“忧患是最好的教材,困厄是最好的课堂。难熬的日子是久熬的汤,越煨越浓味绵长。”战“疫”不曾放松,非战“疫”一线的教师们,也义不容辞地站在了教育的一线。
而对他们来说,担当不过是寻常。看,我辈岂是赏花人,金戈铁马出楼兰。
文/贾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