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大中小学思政“金课”!济南稼轩学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程建设榜上有名
在刚刚结束的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活动中,济南稼轩学校刘萤老师及其团队研发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程建设荣获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
全省学校思政课“金课”建设名单
(山东教育发布)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
序号 |
申报学校 |
课程名称 |
主讲教师 |
团队成员 |
1 |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 |
宋侃侃 |
张芳、蔡娟、 王泉、宗佩佩 |
2 |
青岛市崂山区第三中学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 |
王爱娣 |
徐开颜、殷志霞、 王丹丹、 杨俊 |
3 |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中学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 |
刘 霞 |
王刚、邹倩倩、 李海娇、钱颖颖 |
4 |
山东省济南实验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 |
崔新喜 |
路璐、李乐、 丁玲、郑鑫鑫 |
5 |
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
张仕松 |
赵慧、张平霞、时红芹、张美兰、董志刚 |
6 |
临沂第六中学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 |
许 光 |
石文娟、张耀、王琬华 |
7 |
滕州市墨子中学 |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 |
冯 斌 |
贾敬伟、孙继涛、 高艳、胡乐彪 |
8 |
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
邵海滨 |
康玉霞、李淑玲、 盛兆勇、杨方凯 |
9 |
临沂桃园中学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
刘 飞 |
赵梦遥、冯永红 |
10 |
德州九中 |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 |
余 薇 |
霍能鑫、刘娟、 张娜、杨海鹏 |
11 |
菏泽市实验中学 |
道德与法治(八、九年级) |
李彦董 |
王红彩、石敏、 陈静、牛凯凯 |
12 |
东营市实验中学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
冯玉倩 |
赵秀华、季伟云、 杨颖彬、梁亚辉 |
13 |
齐河县永锋实验学校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 |
张 习 |
袁静、张晓丹、 李毅、展长苓 |
14 |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 |
赵 娜 |
赵宏伟、赵鑫、 江 滕、吴现海 |
15 |
菏泽市实验中学 |
道德与法治(七、八年级) |
尹 倩 |
刘二荣、杨玉强、 姜梦梦、杨利红 |
16 |
滕州鲍沟镇鲍沟中学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 |
张敬文 |
雷金龙、孔华伟、 高宪厚、刘斌 |
17 |
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 |
王俊宁 |
崔宁、孙振波、 刘爱霞、郭文杰 |
18 |
桓台一中附属学校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 |
牛凤玲 |
杨延芝、韩金哲、 王靖宇、张杰、马慧 |
19 |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
肖 霞 |
张成虎、杜芬芬、 董昌逢、杨柳 |
20 |
济南稼轩学校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 |
刘 萤 |
徐巧、孙立霞、 贾照国 |
21 |
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 |
孔伟娟 |
王贵宾、曹培平、 王玉娟 |
山东省思政“金课”评选,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一批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自2020年起,面向全省大中小学,每2年评选建设100门左右省级思政课“金课”。
团队主持人刘萤上课
团队成员徐巧上课
团队成员孙立霞上课
团队成员贾照国上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历城区教体局为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引领思政教师着力打造“有趣、有效、有用”的思政课堂,牢牢抓住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思政课从学科育人走向了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本次金课的评选过程也得到了历城区教研中心初中思政教研员李玉锋老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走进学生头脑,真正提升学生价值素养,并转化为中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和日常价值行为?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通过思政课对学生进行系统地价值教育,将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实践也有重要意义。历城区教研中心初中思政教研员李玉锋老师作为主持人申请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思想品德课的价值教育校本化研究》的课题研究,在思政教学中把价值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其校本化、系统化、常态化。济南稼轩学校作为实验学校,刘萤老师作为课题核心组成员带领学校的思政团队,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基础上,济南稼轩学校思政团队顺应时代发展,回归课程价值引领,精研课标,深研教材,细磨方法,以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为基本流程,不断探索以创境-感悟-生成-升华为基本结构要素的教学路径,逐步完善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突出的课程效果和特色。
特色一:树立大德育观,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思政课堂始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生活百态,有机链接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与思政课堂,对学生进行与时俱进的理想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等。在融合中,上出思政课的味道。
特色二:培育创新点,开发独具特色的学科活动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特点、关注学生获得感,守正创新,开发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学科活动。辩论将“高大上”的理论辩得“接地气”;演讲将“有深度”的知识讲得“有温度”;情景剧将“有意义”的事情演得“有意思”。在活动中,上出思政课的效果。
特色三:打造共同体,汇聚“合力”将立德树人进行到底
立德树人,思政先行。唯有思政,力有不足。济南稼轩学校思政团队积极探寻“一个引领”(立德树人)“四个统一”(知情意行)的德育共同体。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有效链接班会、国旗下讲话、主题活动以及与其他学科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班级、自我三级管理中的德育场,汇聚合力。在合力中,上出思政课的意义。
走进稼轩,原本“静态”的思政课堂变成一场“动态”的历练,以往课堂上“单一”的师生往来变成了不同场景下的“多样”演绎。“知”不再是“抽象”的对话,“情”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变成了生动“具体”的一意一行,学生从“一维”的接受者,变成“多维”的体验者、参与者。
“蒙以养正,圣功也。”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而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底塑形,只有充分汲养、科学滋养,人生才能节节壮、步步高。济南稼轩学校思政团队教师将继续大踏步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之路,坚守初心、立德树人,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静心教学、潜心育人,在新时代演绎更精彩的筑梦故事;守正创新、笃行致远,书写中华民族的不朽荣光。
文:刘萤
图:道法组
编辑:王凤
审稿:冉德峰、杨国雨